少年,不复年少
我一直觉得自己的成长是一瞬间的:没有漫长的打坐,也没有光影明灭的交替,忽然有那么一天,就被时光拽到了成人的世界,至此,泾渭分明。但到底是哪一天就突然长大了呢?
回头看曾经走过的路,感觉时间过得真快,转眼即逝,有些事来不及做都已成往事,甚至来不及回忆。时光的隧道总会有些难以让人忘记的画面,时而总会在夜里纠缠。可能这就是生活的真谛,让我们慢慢去体会。太多的遗憾和回忆,我们只能去接受,而无法去挽留和改变。人生太多的事情,是我们无法逃避的,只能去面对,只能去经历。
曾经从未注意过故乡的一寸土地,一片花草,一排排屋子,还有生活在故乡土地上的每一样东西。一直就有一种隐约的好奇感去追寻梦中的异乡之景。背上行囊,一路北上,我却不断梦见那白墙黛瓦的小屋,走到里面是一方铺满青苔的农家小院,听见耳边潺潺的流水声……似乎梦里才是让我最感亲切的地方:那路、那树、那院子、那房屋,一切似乎都有了温度,让我热泪盈眶。
这是我第一次离家。
似乎就在父母从学校离去的背影中,我明白了成长,就在那一瞬间。
在无数个夜晚,我仰望天空,以期获得与那明月久违了的感应,可往往是憾多而趣少,因为很少能找到自己期盼中的那种感觉。我所期盼的,是少年时代在乡间望月的感觉:暮从山下,月随人归,待夜幕合拢,明月便自然而然地献出了她无与伦比的皎洁与柔情。此时,无论是自田间荷锄而归,还是在山路上徒步行走;无论是在村头结伴而欢,还是在屋里阖家叙语,都会感觉到她的存在,她的亲近。不知道在哪里看到过这样的句子“太耀眼的城市不适合看星星”,或许太耀眼的城市也不适合看月亮吧。
诚然,北京很大,却还是让我的思念在这个城市一次次满溢。
慢慢地,习惯了聚少离多的日子;慢慢地,我明白了幸福的纯粹。村上春树发明了一个词——小确幸,即微小而确实的幸福。虽然每一枚“小确幸”的持续时间只有3秒钟到3分钟不等,但它们却能深入浸润我们的生命。村上说:“没有小确幸的人生,不过是干巴巴的沙漠罢了。”他认为让生命熠熠光辉的,不是一夜暴富的狂喜,而是“小确幸”的日日累积。渐渐地,我对这个词也有了一些体会:我不再盲目地凭借内心隐约的好奇感去追寻梦中的那些不真实的美好,我更珍惜眼前的点点滴滴。
或许还会徘徊,或许还会意犹未尽的缅怀曾经,但是,曾经的少年,已然不复年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