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一个有苦难的天堂
盼了许久的雪,终究没有飘下,可是天气依然阴冷,似乎春天还很遥远。
路过天桥,听到一段悠扬的箫声,走近了,才发现在天桥的拐角处,坐着一个衣衫褴褛的老者,身前撒着零星几枚硬币。他拿箫的手已经冻得干裂,灰白的头发被寒风吹得凌乱。然而那箫声却从容舒缓,似乎从另一个充满爱与美的世界中传来。此时桥下的轿车一辆接一辆呼啸而过,我想,车里的人是无缘听到这么美的箫声的。老者半闭着眼睛,是沉浸在自己的旋律里,还是不愿看到窘迫的他与这个繁华世界的距离?
看着这一幕,发现这个春天更冷了。耳畔似乎响起那熟悉的、沙哑的歌声:“也许有一天,我老无所依,请把我留在那时光里;如果有一天,我悄然离去,请把我埋在这春光里……”
脚步轻轻的走过,不安却在心中汹涌而来:凭什么我们可以衣着光鲜地逛街,高高在上地对那些挣扎在生活底层的人心生怜悯?我们安逸的生活从何而来,并且还要让这种安逸没有变化地持续下去吗?我们真的比那位老者更快乐吗?生活中如果没有悲痛,幸福还有什么意义?如果没有失望,希冀又何从谈起呢?
如果可以选择,我宁愿寻找一个有苦难的天堂,让我告别空虚和安逸,从此有硬度地活着,品尝过最深重的苦难之后,收获最纯净的快乐。
刘墉曾说:“我们丰富地过一生,不是因为有太大的享乐,而是由于有许多苦难,这些苦难在我们的挣扎下,都过去了,而且从记忆中升华,成为一种‘泰然’”。
生活在看似平静的校园里,苦难这个词其实并没有远离我们而去,只是很多时候,我们更习惯于安于现状,于是绕过本该跨越的坎坷,也就更多地接受了平庸。其实有些失败是不能悄悄忘记的,有些嘲笑是不能真的当做大度说没关系的,有些拒绝是不能完全归结于命运的,有些渺茫的梦想是可以狠下心来拼命追一追的。
我期待。有一种岁月,写满了辛苦写满了艰辛,可它意味着自己做主长大成人;有一种生活,远离了唾手可得的轻松与骄傲,可涅槃之后,它还是会跟你一起邂逅幸福;有许多离别,装满牵挂思念与哀伤,可比起那些从未离开过的人,你更能深刻的品尝到浓浓的情意;有一种视野,洗尽铅华度尽劫波的视野,让你大气地活着宠辱不惊。
现在想到那个吹箫的老者,觉得我们与他并没有什么不同。我相信所有生命都是平等的,他的灵魂或许更加纯洁而高尚。有时候是我们自觉地将物质作为衡量生命高低的标准,却忽略了生命本真的意义。不要畏惧苦难,因为花之美也罢,刺之痛也罢,生活过,经历过,生命便是饱满。有苦难的地方,才是真正的天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