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华电故事
华电故事

白马非马

 

很久很久以前的一天,有个老人牵着一匹白马要过城,结果被一个守门的士兵拦下来了。这个小伙儿指着城墙上张贴的告示说:“马不能进城。”老人扬了扬胡须,不紧不慢的说:“无碍的,白马非马。”“荒唐!你这人,要看你年老体弱的,赶快离开!”士兵故作威严。老人正色道:“马,说的形状,白马,特指颜色。如果白马是马,岂不是说形状等于颜色?而且,倘若白马是马,那黑马也是马,岂不是白马等于黑马?所以我说白马非马。”

这番精彩的对话便是传说中白马非马的一个经典出处,而这位略显狡诈的老人就是公孙龙,其人是诸子百家的名家巨擘,擅长“诡辩”,诡有迷惑之意,辩即说理论述,用大白话就是忽悠,说着说着你就迷糊了,一犯迷糊你就上当了。大家想想,如果白马是马,那氯化钠也是钠了,女朋友就是朋友咯。

我在高中一次小演讲中将白马非马演绎了一遍,说到“女朋友就是朋友”的时候全班都笑了,但还是有明白人立即站出来否定我:白马是马说的是属于马,而不是等于马。确实是的,公孙龙在这里主观地割裂了事物之间的联系,他将一般和个别分离了,而实际上“马”是包含“白马”,也就是说“是”除了“等于”这个意义意外,还可以表达“属于”的意思。

然而事情并未就这样结束了,这次舞台转到了赵国平原君的家里,对于平原君赵胜的贤明,我们可以在“毛遂自荐”中窥见一斑,据说这位广结宾客的赵灵王之子,门下的宾客最多时达到几千人,对于公孙龙这位辩士想必敬重有加。而这次的对手,是孔子的六世孙孔穿,这位名气胜过大脑的人找上门来,开头就挑衅说:“听说你懂的东西很多,我想让你当我的老师,不过你说白马非马那纯属扯淡,所以只要你承认白马非马是错误的,我就心甘情愿地拜你为师。”

公孙龙就是靠着“白马非马”才声名大噪的,要他放弃,就相当于自己打自己的脸了。于是他对孔穿说:“年轻人你错了,我就是靠着白马非马才发家的,现在你让我放弃它,那我还怎么教别人。再说,你来当我的弟子,就是因为我比你聪明,等级比你高,结果你却跑来教育起我来了,我只能说你三叉神经出毛病了。”

果然姜还是老的辣啊,刚开头公孙龙就把孔穿压制住了,紧接着他还搬出了孔穿的老祖宗孔子,他说:“连你的先祖孔圣人都赞同白马非马,你确跑来质疑我的观点。”孔穿当然是一头雾水啊:“你真是说谎不打草稿,我家先圣什么时候提过白马非马了。”

年轻人,那是一个长远的故事了。那天楚王去云梦打猎,估计是整高兴了,回来的时候把弓箭弄丢了,手下的人就像去把它找回来,楚王说:“楚人遗弓,楚人拾之,何必嘛,算了!”仲尼先生听说这件事后就不淡定了,他说:“楚王境界不高啊,应该是‘人遗弓,人拾之’。”小伙儿我问你,你家先圣这么讲,是不是说楚人非人,既然他认为楚人非人,那我认为白马飞马又错在哪儿呢?

到这里,可以说公孙龙完爆孔穿,孔穿也灰溜溜地离开了。而我现在用大白话为大家讲述这个典故,并非是想讨论白马非马里面蕴含的哲学思想和逻辑混淆,我想问的是,有多少在我讲述这个典故之前便知道这个精彩的故事?我在高中班上演绎白马非马的故事,说到楚人非人的时候,下面有个“宅男”用近乎蔑视的口气说:“你看秦时明月看多了吧!”他提到的《秦时明月》是一部国产动画片,他以秦灭六国为背景,将中国优秀的文化参杂到剧情里面,讲述了项羽和刘邦小时候的故事。客观来说,比起仅供娱乐的喜羊羊动画,无论从画面还是深度秦时明月都上了一个台阶,而我觉得知道这部动漫的人绝对多于了解白马非马的人吧!

而我第一次接触白马非马也并非在古书上,而是来自许嵩的同名歌曲《白马非马》,里面有一句歌词这样说:那不是歌,那是孤单的歌,这白马非马的逻辑鲜有附和。我们暂且抛开这首歌表达的爱情元素,单看许嵩作为一个才子,他明确出白马非马是逻辑上的问题,同时用“孤单的歌”不是“歌”来佐证,并且还用“鲜有附和”夸赞了这个典故的价值。

最后,我在冥想,是否我们以后就只能从动漫或者古风流行歌曲中才能找到中国五千年文化的残存迹象,源远流长的文化大河是否真的会在信息时代断流?这就像在学校随便找个学生问他:给你时间看电视,你愿意看百家讲台还是动漫?抑或给你几百块,问你愿意去买欢乐谷的门票还是国家大剧院的门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