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曾服老
忘了什么时候看到一句话,是说“孩子,你未长大,我怎敢老!“,满满的亲情透纸而出,片刻之间有股力量安静了浮躁的脑袋,父母的恩情陡然化作心里涌上的暖流。人世间最伟大的情感无出此左右。不敢变老,能看到命运洪流中的奋斗与挣扎,更承受着维系生活所需的担当与责任。当时光流逝,年岁不再,与衰老的抵抗终究落败时,如何面对?或许下面的故事会给出一种方式。
那一日,去单位附近的邮局办理业务,推开门的时候,看到大堂经理的位置旁边站着一位老太太。身形略显背弯,灰白色的头发仔细地盘成发髻,带着老花镜,拿着一叠票据正在翻看。听开门声抬头见我进去,就上前来问我办什么业务,我一时愣了一下,没想到还有这岁数的老人家来当大堂引导员。询问我的话音未落,一个刚办完事情很像干部的老先生,接过话来问老太太: “你老,认识那三个字母是啥?”,老先生用手指着VIP的牌子问。
老太太暂时放下我这的答复,认真地回答说,”那是指的贵宾!”。
“你真的认识这三字母?那您给念念是什么?”,老先生有点调侃的意思。
“贵宾,重要的客人吗!”老太太提高嗓音再次回复了一声。老先生不依不饶,又接着问,“那三个字母的意思知道吗?不知道了吧!哈哈……”,说话间已经拉开门往外走,带着调侃胜利的笑容。
老太太略显无奈地望了那个背影一眼,回神后笑着看我,说,“那就是贵宾的意思,具体的英文字母意思我是不太明白”。我连忙说了句,您的意思很对,再翻译也是非常重要的人士。
拿到需要的业务单表,我带着好奇问,“您高寿啊?”
老太太比划着手说,“快七十了,今年六十八”。
“啊,您这岁数在这工作,身体可以吗?”
“没问题,开始不熟练,现在熟练着呢!”
我还想接着问点什么,她手指着液晶显示屏提醒说,已经轮到我,赶紧去。等我办完的时候,老太太已经换班走了。
回去的路上,想起来以前看得报道,国外很多老人退休后又自己找临时工作,多是服务行业。有些不同的是,国内的老人除了返聘,大多应该是在家里含饴弄孙,尽享天伦。没想到在这里碰到了这样的老太太。不曾服老,虽是余热,但依旧炽热。
回想起那年暑假,跟照顾弟媳的本家姑姑从保定回家。那天的城际特快很空,我们座位斜对面的四人座上独坐着一位老人。头发黑中难掩白色,但打理的精神爽利,带着挂脖子的老花镜,一路上一直在看专业杂志,时不时的做一些笔记。列车飞驰,一站站地上来不少人,周围坐了一圈青年学生。
估计看得有些累,抬眼看到一帮稚气未脱的我们,闲聊起来。现在还能记得是劝导我们一定要持续学习,她说自己快五十五岁才开始学习电脑,现在会计电算化还算熟练,不能放松学习,虽然有难度,但是学了才能跟上潮流。这次去石家庄是对方公司三番五次地请她做专家指导业务,如此之类。
不曾服老,一定有种开放的心态,能够不断学习新的东西,以此来对抗岁月对外在的腐蚀。你我未老,何估调侃成暮气沉沉。且看花甲古希之际的积极进取,又何敢服老?共勉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