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华电故事
华电故事

花洲惊梦

“穰都人杰”“善地文昌”,千年浩气孕育在这方豫西大地之上。亭榭错落,微光弥散,花洲霖雨,湖面泛波,宛若一场浩大的梦……

追溯千年,这竹柏掩映的一处园林花洲是范仲淹疏解因“庆历新政”失败被贬出京自请守邓的消遣。他正是在此地写下了千古名篇《岳阳楼记》。公余之暇,范仲淹多是饮酒揽胜或讲学会友,“主人高歌客大醉,百花洲里夜忘归”,或击鼓高歌,或迎风长啸,他也在百花洲旁建起一座书院,常于书院内执经讲学,为广大学子传道授业解惑。这座书院,便是如今的花洲书院——千年书院,弦歌不绝。

登上书山一览台,花洲胜景尽收来。走进书院大门,有一开间垂花门,名叫棂星门,匾额为明代书法家文徵明的手迹。古人认为走进棂星门,就是进入了学习圣地,会使学子们头脑开窍,变得格外聪明。状元桥两侧各有一个半圆形水池,名为泮池。古人称学子入学为“入泮”,就是由此而来的。走过泮池,用清水洗去杂念,就能专心读书,早日考取功名。

学院主讲堂名叫“春风堂”。以春风命名,有教师讲学如春风化雨,学生听讲如沐春风的美好寓意。范仲淹曾写诗赞叹“春风堂下红香满”,在他的教授之下,书院如世外之殿堂,成为促进儒学风尚的一处圣地。蒯知州同样在《花洲书院碑记》中记载:“在州有花洲书院,处范文正公祠之东偏。自道光四年,州牧马公应宿创此举。师其意,亦谓范文正公,一代大儒,为学者所宗仰。其功德在邓,妇孺皆知。故令学者近其居,使之触目惊心,有所效法,盖期之者远也。沿及于今,未尝废坠。”

“南阳有绝胜,城下百花洲。”今天的百花洲,烟波画桥,九曲回廊,四季轮转,游客如织。书院外的城墙上,古柏森然,春风阁、文昌阁掩映其间;书院正门前,一桥横跨城河两岸,桥上长虹卧波,桥下流水潺潺,更增加了这座千年书院的雅致景色。

正值秋冬,云雾弥漫,更给百花洲平添了烟雨潇潇之意。“七里河边带月归,百花洲上啸生风”,而现实越清晰,花洲梦便越模糊,那洲边梦边——六年前的游历,在拐角的回眸与暮色暗沉下的古典乐,在我的心扉留下重重的一拍。再度回首已时殊事异,那亭榭楼台与碧波湖海还在山回路转之间,在豫西大地之上。它的偏僻不会让它成为被我们遗弃的沧海明珠,而是我们在竹柏掩映之后寻得的世外桃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