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华电故事
华电故事

【我身边的好老师】吴正人:融融温情,引路灯火

从意气风发的青年学子,到电厂打拼的锅炉工人,再到恪尽职守的大学教师,是初心不改,亦是薪火相承。这是第三届“我身边的好老师”——吴正人的故事,亦是华电人的故事。

不违初心,勇闯艰辛路

浩瀚无垠的科学星空,散发着迷人的光芒,引无数科研人驻足仰望。但前路漫漫,道阻且长,吴正人何以坚持创新呢?答案是——坚守初心。

动力工程学科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取暖、出行、生产等都需要电力驱动,而巨量的电力工程之下仍有许多问题亟待解决。“做研究出于国家需要和社会需要,而这些也是实际的需要。解决国家的‘卡脖子’技术是科研工作者的初心与坚守。”

科研是一个很激动人心的事情,但也是具有挑战性,困难的过程,可能会投入巨大精力而一无所获,出于数据获取困难、研究对象复杂、数学模型难以求解等各种因素,研究陷入停滞几乎是每一位科研人员需要面对的情况。

“当研究陷入瓶颈时,我们更需要平静下来思考,问题的切入点在哪,是否是自我的知识局限导致研究停滞不前。”在失败的启发下寻找“改进”的方向,同时发现新问题,运用新方法和新视角,找出规律并持之以恒地做下去,不失为一种智慧。

积极与各专业的老师合作,不断扩宽思路,是吴正人突破瓶颈的求知之道。“能源与动力工程发展涉及到多学科的交叉融合,专业问题往往受基础学科理论所制约。拿流体力学来讲,Navier-Stokes方程是重要的基础性方程,但对其求解就是数学问题,研究面临的主要问题也往往卡在数学基础上。对于像我这样动力学科出身的人,对数学的掌握可能就有所欠缺,所以合作是必不可少的。”

寻找方向,寻找方法,多做尝试,化大为小,科研是既是溯流直上,也是顺藤摸瓜。

师道匠心,赤诚浇新花

“吴老师,我们动力系的学生没有学好,是不是只能去烧锅炉了?”

“那你可太小瞧烧锅炉这门技术了,锅炉也不是谁都可以烧的。什么是锅炉,怎么烧锅炉,怎么把锅炉烧好,这些背后都是很深的学问。那么这些学问从哪来呢?也许就在今天的课本上。”

这段有趣的对话背后,是吴正人在电厂工作三年的经历。每当他带学生去电厂实习,见到运行中的锅炉时,他的自豪之情总是溢于言表,“我爬过锅炉,我进去过,和煤打过交道!”这份对电力事业的纯粹和热爱,成为他日后教学和科研的动力,也为他的课堂带来了更多活力。

从课前十分钟让同学们总结前一节课的内容,到课上接连不断的问答,随机灵活的提问是吴正人课堂的另一大特色。

“每一个问题都基于整个知识体系,而有框架的提问可以让人精神集中,让同学们把知识体系的点串联起来,从而更好地理解课程。”大学的课程安排相对松散,在学习内容繁多的情况下,同学们缺乏复习回顾的时间,如果没有及时总结,学习的基础没有夯实,后续的学习会更加无法跟进。“虽然课前十分钟的时间很短暂,但学生们也会快速回顾书中的内容,哪怕回答不上来直接照着笔记读,也达到回顾的目的了,这就是学习的整体性。”

吴正人没有将学生视为容纳知识的器皿,而是积极与学生互动,希望学生学懂、学会。在上能源动力工程概论时,他走下讲台,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导者,分享自己感兴趣的部分。“我希望更多的同学可以展现自己的能力,表达自己的观点,让课堂成为一个老师与学生互相学习的地方。”

为提高教学效果,他不断完善授课方式,通过线上实习、邀请企业专家进课堂等方法,在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教学过程中,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感悟。

在他看来,老师本身也是学生,教学是为学生授道、解惑之程,亦是思考与自我提升之路。“教学中同样可以获得科研创新的灵感。”虽然课堂内讲解的内容都是成形的,但随着新技术、新理论的形成,知识点发生长期的演化,会产生相应的新课题、新方法;而随着科研的推进,这些前沿的技术方案又能回归到课堂中,加深教学的深度。教学与科研相辅相成,形成良好的循环,为科研创新注入无限的活力。

幽默的风格、朴实的比喻、有趣的事例,拉近了吴正人和学生间的关系,也形成了他独特的教学风格。

引路英才,尽瘁为桃李

“做一名负责任的老师”是吴正人的工作理念。他认真对待每一次的课堂,讲课时注重理论联系实际,结合科研工作和专业发展向学生传授知识,拓宽学生专业视野。

作为硕士生导师,吴正人致力于将自己的学生培养为真正的研究型人才。谈到本科生与研究生的区别时,他举了一个有趣的例子:“本科生阶段的学习,就是你看见那里有鱼,你去就行了,当然也有同学是看见鱼在那儿,但就是不去拿;研究生阶段则是老师也告诉你那里有鱼,但是你要研究怎么过去。”

吴正人把如何抓“鱼”视为研究生阶段的重点。“本科生和研究生的思维模式是不一样的,而我就是来改变他们的思维模式的。”

“首先,你需要对这个学科的前沿领域有初步的了解,以听讲座、经验分享会等形式接触他人的观点,拓宽自己的知识面,从而找到自己的兴趣所在,有了深入学习的心,可以联系老师着手去做。”

在指导研究生的前一年半,吴正人一步步将他们引入研究的领域,当同学们因为找不到正确的方向而死磕结果时,他也会将他们带回正轨,让学生们自己抓到第一条“鱼”,收获第一次独立完成课题的喜悦。在此之后的科研,吴正人则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首先学会课程中的内容,然后在实践过程中,联系所学理论。这时会发现要学的东西越来越多,那么学习也就化被动为主动了。

吴正人鼓励学生们自主学习,有些学生遇到不会做的题,会选择抄作业的方式完成。“其实,‘抄’这一行为本身并没有错。学习任何一项新事物都是从模仿开始的。但应该模仿的是思维方式和写作方法。利用网络、图书馆等多种多样的资源拓展视野,掌握理论技术,进而解决问题,实现自主学习。”

参加各种创新创业类竞赛既是检验自己的方式也是提升自我的途径,但吴正人鼓励同学们将比赛的过程放在第一位,“怀着学习的心态去努力,把获奖作为锦上添花,勇于付出才能学有所获。”

学生眼中的吴正人拥有情怀,亦师亦友,“吴老师特别善于倾听,无论是面对面,还是在手机上,无论是聊学习,还是聊生活,老师总是会热情回应,给予热心细致的指导。”吴正人默默守望着学生们从青涩稚嫩走向成熟稳重。

总有人老去,但也有人正年轻,这也是吴正人热爱教学的理由。春去秋来,四季轮转,无数年轻的学子携着时代气息而来,带来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的革新的前奏。于吴正人而言,与每一届学生相知相识,正是一段不断学习、不断进步的旅程。

旧竹春花二十载,荟萃桃李一片心。“今天我们是老师与学生,而当你离校后,请不要忘记,我们也是守望相助的校友。”这份源自每一位师生心中的温暖,编织起了独属于华电人的故事。

个人简介

吴正人,中共党员,动力工程系热流科学与工程教研室主任,副教授。河北省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动力工程》负责人,主讲《工程流体力学》《泵与风机》等课程,“课堂质量综合评价”多次优秀,获我校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先后主持河北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项目、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等多项省级教改项目;科研论文曾入选第二届中国科协优秀科技论文遴选计划,获中国华能集团软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1项,现为“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网络评委。曾获华北电力大学优秀共产党员、教学优秀奖、校级优秀班主任等荣誉称号。入选“华北电力大学教学名师”培育计划,获我校第三届“我身边的好老师”表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