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华电故事
华电故事

月下独舞



我从前总是走的太快,等脚步放缓再回望时,才迟迟发现自己业已错过太多的阴晴圆缺,遗失了太多的镜花水月。所以假使有机会,我一定要在月下独舞。

这种机会不可多得,还需占尽天时地利人和。天时应是一轮皎美的冷月,在我仰承光华时可以素洁地落在脸庞上,如同汇成一带涉水的玉色绢帛。地利意在找寻一盏朦胧摇曳的灯火。与它的距离不可过于缩进,否则月黯影浓;亦不可过远,因要就暖源来慰心。最后的人和是要费心劳力地去找一支符合心境的舞曲,以及耐心等候着那一晚的到来。而等至一晚高天月明的夜,当歌曲幽幽地奏响时,我终于要在明暗交界中,翩翩弄影了。倘若进一步,可以尝试预判灯光晃荡的频率,邀它当我的舞伴;再退半步,又可回到月华朦胧下,与月偎依,是以这一支舞并不会显得尤其落寞。

但在下一个前踏,灯光会倏然如潮汐般退却,将我暴露在夜色最深处。不用惊慌,这样的踏空反而凑巧响应着曲调的跌宕,于是我很从容地转身,背对一天风雨。当没有一片灯影足以照鉴眼下的影迹,思绪终于可以和奔蹄不止的白驹一同携手,从眼眉框定的景间逃出。随月色绵延,今人借月望古人,无数的古人自历史深处,向我徐徐转侧过半边脸。景不一,人不同:或坐疏桐下,或游碧海上,或于落梅初,或潜深林里,相同的只是共同观瞻着这一朝的清宵。奔驰太快,我本腹稿着无数遍的“天涯共此时”,却来不及吟诵给美月,就淌进一壶月光,浇入绵绵不绝的历史长河里了。

再抬眼,已然是全沐暖黄之下,曲调亦快进至尾声。仿佛刚刚的神游天外是一滴漂浮的泪,辗转流离,总会回到湿漉漉的夜。但没有潜沉到地底,而是降落在恰好向上摊开的掌心上。远处的冷黑中平白卷过一阵风,吹皱了灯光,让如瀑的清影厚积于黑鬓间,望之如一掬沉甸甸的安慰。是的,或许因此脚步才会坚持着舞毕,不会由于长时间的旋转与移动而稍滞。

以后还会有这样的月光,这样的灯光吗?我想一定会的,所以直至一曲终了,才挥手告别这场与月的会晤。走吧,因前路犹有月光,走吧,因今宵实在难得!